
汕頭電梯安全知識:最理想的疏散模式,即高層的人員利用電梯疏散、較低層的利用樓梯疏散,這樣可以爭取到最短的疏散時間。
隨著我國城市的迅猛發(fā)展,上海、北京、廣州等地大量涌現(xiàn)的高層建筑給消防安全提出了難題:在高層建筑發(fā)生火災時,如何才能快速疏散建筑內(nèi)的人員?
然而,用電和防煙兩大問題,使得電梯難以在火災時幫助人們逃離火海?;馂臅r,高層建筑的普通電梯不可能正常供電;如果用電梯逃生,極易困在電梯中。因此,普通電梯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自動回到第一層,斷電停止使用。防止煙霧進入電梯間和井道,是電梯安全使用中最大的問題?;馂臅r使用電梯,會形成“煙囪效應”,樓宇中的煙氣會被吸入電梯間和電梯的井道,并很快擴散至各個未起火的層面。正因為如此,“電梯不能作為火災時疏散逃生的工具”的規(guī)定在國際上被作為慣例使用至今。
不過“火災時禁用電梯”的國際慣例設定于幾十年前。如今,電梯設備、報警系統(tǒng)、建筑結(jié)構(gòu)等技術都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只要電梯被合理正確地利用,完全可以作為一種逃生方式。
對高層建筑中“全部僅用樓梯疏散”、“全部僅用電梯疏散”、“用樓梯及電梯混合疏散”三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了試驗,得出了最理想的疏散模式,即高層的人員利用電梯疏散、較低層的利用樓梯疏散,這樣可以爭取到最短的疏散時間。
但是目前的消防規(guī)范不允許使用普通電梯逃生。火災中真要使用電梯,務必有專業(yè)人員進行指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