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十年來,新建的商品房基本都加裝了潮州電梯,包括一些多層住宅,甚至有些二三層的小別墅都加裝了電梯,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。然而,十幾二十年前建成的小區(qū),甚至一些次新小區(qū),大多數(shù)樹是沒有電梯的,而更早的住房就不要提了。
而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,居住在老舊小區(qū)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,特別是對于身體不好的老年人,沒有電梯是非常不方便的。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沒有電梯的高樓層住房已越來越不符合潮流。
這兩年,“棚改”退出歷史舞臺,取而代之的是“舊改”,而給老舊小區(qū)裝電梯,更是“舊改”工程的重中之重。
加裝電梯不僅能方便老人、上班族、孩子,事實上對于很多快遞、搬家、清潔工清掃也有很大便利。國家和地方更是大力度支持,也是非常難得的改善居住品質(zhì)機會,好處多多,按理說是很容易推進的。
但事實卻是相反的,很多老房子加裝電梯因承擔資金過于龐大、各方的需求不一的原因困難重重。出現(xiàn)分歧的住戶主要以1-2樓和5-6樓(一般老舊小區(qū)的頂樓都是6樓)為主。
對于6樓來說,是最支持加裝電梯的。
一方面,從生活的角度來講,5-6樓對電梯的需求最大。除了方便老人外,每天上下班、上下學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到樓下,還要爬6層樓回家,體力和精力都消耗很大。
另一方面,從價值角度來講,加裝電梯對6樓最有利。本來對于6層樓的多層住宅來講,最便宜最難賣的就是6樓,加裝電梯以后,6樓直接升值,甚至變成價值最高的樓層,而且也更好賣了,何樂為不為。
而對于1樓來說,絕大多數(shù)是不支持加裝電梯的。
一方面,從需求角度講。1-2樓對電梯的需求很少,而1樓基本毫無需求,雖然加裝電梯可能不用自己掏錢,但后期的維護費用每個樓層住戶是都必須要掏的,基本等于白花錢。
另一方面,從生活的角度來講。加裝電梯后不僅會產(chǎn)生噪音,還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;而且加裝電梯需要占用樓梯外部的公共空間,更對1-2樓的采光和通風不利,可以說是花錢買罪受。
最重要的是。對于多層住宅來說,1樓并不是最貴的,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比以前更好賣了。而加裝電梯以后,將變成最便宜的房子甚至還賣不出去。
為了解決1樓不同意的問題,很多老舊小區(qū)在加裝電梯時也想出了各種的方案。
而最常用也是人們認為最公平的加裝電梯的方案就是“資金分攤”模式:1樓和2樓不用出任何費用,甚至要給1樓住戶一定補償,其他樓層層需要按比例交錢,樓層越高,比例也就越大。
雖然看似平衡1、2樓層的利益。但最后卻也很難行得通,原因是5-6樓覺得自己吃虧了,因為自己出資最多,加裝電梯動輒幾十萬,自己有可能要多出幾萬塊錢,在分攤的比例上永遠難成共識。
推行“共享電梯”模式,1樓愿意6樓更滿意。
經(jīng)過很多地方的探索以及一些小區(qū)的嘗試,老房子加裝電梯“新方案”來了,人們稱之為“共享電梯”。
這種方法就是電梯企業(yè)作為第三方出資進行電梯的加裝,住戶按搭乘次數(shù)進行繳費或者辦理月卡使用電梯,這部分收益歸電梯公司所有,另外電梯轎廂和外部的廣告收益也全部歸電梯公司所有。
而為了平衡1-2樓的利益,將國家補助的安裝電梯費用拿出一部分給1-2樓作為補償?;蚪o予1-2樓一定的使用面積補償,比如連廊使用權(quán)、門前開放地使用權(quán)等。
而共享電梯大多沿用了觀光電梯的形式,對低樓層住戶的光線影響不大,低樓層住戶房產(chǎn)的市場價值跟之前比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,而且加裝電梯是大勢所趨,與人方便還有補償,何樂不為呢。
“共享電梯”確實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,工作辛苦以及老人、小孩子需要使用電梯的,可以乘坐電梯,而對于那些喜歡運動、喜歡鍛煉的人,完全可以選擇不乘坐電梯不花冤枉錢。
隨著更多地區(qū)進行推廣,“共享電梯”方案將得到進一步完善,相信,未來老舊小區(qū)加裝電梯這事兼顧各層居民的合理訴求,達到利益最大化、影響最小化。